那個恨意可以驅使她孱弱的身體繼續走下去、延續她老邁的生命,在罵人時彷彿整個人充滿了生命力。
不管是外在或是內在條件,如果連自己都吃不下去,那一定要回頭是岸。我覺得結婚後與其期待禮物驚喜,還是帶孩子或做家事實在啊(當然大紅包也可以,我常常買禮物給腦公回饋)。

變成家人或是沒有話聊,時間一久了外面ㄧ有誘惑就失守了。但是千萬要小心,請教練或是找懂的朋友一起,不然可以先從跳鄭多燕開始,肌肉太久沒用,肌肉習慣動起來要時間,也要提防運動傷害。表達「感謝」 我覺得很多關係變得緊張,常常出自無法互相體諒和把對方的付出當作理所當然。身體互動 死黨和另一半最大差異就是可以合法XX了(喂)。尤其是孩子出生後,根本睡不飽了還有什麼力氣互動啊?沒力氣至少親親抱抱,都沒有真的變室友啦。
愛是要讓兩個人都開心,只考慮自己的自私鬼,沒人受得了。因為我的運動習慣從高中開始(小綠綠體育課真的很硬,都不能混的),大學停一陣就覺得身體很不舒服,大一下就加健身房逼自己每週去免得浪費錢。」我聽完京民說的話之後,一邊點頭一邊回答。
我覺得自己像被獨自留在遊樂場一樣在會談的時候,詢問個案生涯早期記憶、與養育者之間的關係等成長環境,是很正常的事。但想到之前會談時產生的想法,就是想到那些從小被我放棄的人,並不是全部都看不起我之後,就覺得心裡比較舒服了。但如果我現在立刻解釋,就無法從他那邊獲得回饋了,所以我按捺住這樣的心情,冷靜地問:「原來如此,那你當時有什麼想法呢?」「就是,嗯……」沉默持續得比我預期的還要久,京民好幾次欲言又止。現在白天的陽光,也不再讓人感到那麼刺眼。
」「原來如此,那除了你母親之外,你跟其他家人的關係怎麼樣?」「或許是因為我媽的關係,我爸一直很愛護我。雖然是想鼓勵我,但意外傷害到我,他感到很抱歉,我有一種被重擊的感覺。

我有說過我曾經有過要放棄他們的想法吧?就是依照過去的行為模式,產生放棄的想法,我想是在那一瞬間,內心產生了強烈的抗拒反應吧。「老實說我很怕同時跟大家一起見面,所以我先跟最要好的哥哥單獨見面了。」「原來是想依照行為模式行動的潛意識,跟不願意這麼做的想法產生了衝突,這確實是有可能的。」那一瞬間,我心中湧現了想解釋我並沒有那麼想的強烈渴望。
他說他是想鼓勵我,並不是想打擊我,他認識的我是一個很聰明、很誠實、很優秀的人,可以堅持三年邊打工邊準備就業,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,他說雖然我比他年輕,但他真的覺得我很了不起。弟弟出生之後,大家的關注都被他搶走了,我覺得自己像被獨自留在遊樂場一樣。我認識的人當中,最有時尚感的就是京民,而今天他彷彿像是迎接初秋一樣,穿著駝色的背心出現。起初他提起這群哥哥的事情時,因為對話的內容實在太稀鬆平常,所以很難和恐慌發作連結在一起。
」「以前的事?」「對,這聽起來可能很奇怪,但我突然想起我媽。」「跟你想的一樣,他們並沒有貶低你或是想打擊你的意思呢。

」「像被獨自留在遊樂場的感覺」這句話,聽起來特別淒涼、特別令人心痛。跟那位哥哥聊過之後,我好像明白為什麼那時會痛苦到恐慌發作了。
要我示弱或說些面試沒上很可惜之類的話,實在很傷自尊心,所以我從來沒跟他們說過。不過京民非常想談論跟周遭人際關係有關的話題,所以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聊這些事,而且在檢視目前關係的過程中,他已經掌握自己有問題的行為模式、了解自己的認知扭曲,並且展現想要擺脫這種行為模式的意志,實在沒有必要特別提起家庭的事情。但這其實是他目前少數幾個仍繼續維持的人際關係,這些人在京民的內心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,所以「放棄」這個程序啟動時,他的慌張與抗拒都十分強烈。但那天,不知道為什麼話題就跑到這裡來了。像是大家都不知道跑去哪,把我一個人丟在這裡的感覺,大家似乎都忘了我。見面後我們便提起那件事,雖然不知道是為什麼,但我真的對要再跟他們見面這件事感到害怕。
我是老大,所以很受親戚長輩的疼愛,但這些都是在弟弟出生之前的事。健康的自戀,唯有在母親或是代替母親的養育者,能夠持續地付出愛情、給出回應,並重複讓孩子經歷適當的挫折,才有辦法培養出來
不過京民非常想談論跟周遭人際關係有關的話題,所以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聊這些事,而且在檢視目前關係的過程中,他已經掌握自己有問題的行為模式、了解自己的認知扭曲,並且展現想要擺脫這種行為模式的意志,實在沒有必要特別提起家庭的事情。」那一瞬間,我心中湧現了想解釋我並沒有那麼想的強烈渴望。
但想到之前會談時產生的想法,就是想到那些從小被我放棄的人,並不是全部都看不起我之後,就覺得心裡比較舒服了。「老實說我很怕同時跟大家一起見面,所以我先跟最要好的哥哥單獨見面了。
」「原來如此,那除了你母親之外,你跟其他家人的關係怎麼樣?」「或許是因為我媽的關係,我爸一直很愛護我。」「我的表情嗎?怎麼了嗎?」「你的表情很僵硬,那個表情就像是在說『看來你也只有這點程度』。但那天,不知道為什麼話題就跑到這裡來了。跟那位哥哥聊過之後,我好像明白為什麼那時會痛苦到恐慌發作了。
但這其實是他目前少數幾個仍繼續維持的人際關係,這些人在京民的內心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,所以「放棄」這個程序啟動時,他的慌張與抗拒都十分強烈。見面後我們便提起那件事,雖然不知道是為什麼,但我真的對要再跟他們見面這件事感到害怕。
「印象中,我媽從很久以前開始就一直躺著,她聲音不大,話也不多。我認識的人當中,最有時尚感的就是京民,而今天他彷彿像是迎接初秋一樣,穿著駝色的背心出現。
」在這之前的會談中,京民從來不曾提起過家人。他說他是想鼓勵我,並不是想打擊我,他認識的我是一個很聰明、很誠實、很優秀的人,可以堅持三年邊打工邊準備就業,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,他說雖然我比他年輕,但他真的覺得我很了不起。
」「……其實聽到他這樣說的時候,我甚至還懷疑『是不是因為親眼看見我恐慌發作,覺得很同情我,所以才這樣稱讚我』,也很擔心未來每次跟他們見面,都會想起恐慌發作這件事,要是覺得很尷尬該怎麼辦才好。要我示弱或說些面試沒上很可惜之類的話,實在很傷自尊心,所以我從來沒跟他們說過。」「以前的事?」「對,這聽起來可能很奇怪,但我突然想起我媽。」「原來是想依照行為模式行動的潛意識,跟不願意這麼做的想法產生了衝突,這確實是有可能的。
我是老大,所以很受親戚長輩的疼愛,但這些都是在弟弟出生之前的事。」「跟你想的一樣,他們並沒有貶低你或是想打擊你的意思呢。
」我聽完京民說的話之後,一邊點頭一邊回答。雖然是想鼓勵我,但意外傷害到我,他感到很抱歉,我有一種被重擊的感覺。
弟弟出生之後,大家的關注都被他搶走了,我覺得自己像被獨自留在遊樂場一樣。但他工作一直很忙,所以我們沒什麼時間相處。